先插播一條資訊
今日,兩臺K系列焊軌機從珠海啟世機械發出,它們將迎著港珠澳大橋的清風,交付給我們可靠的海外合作伙伴PRS。
橫跨伶仃洋的世紀工程-港珠澳大橋,給珠三角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,珠海啟世機械的焊軌機產品踏上港珠澳大橋駛向海峽另一端,時間節省,運輸費用降低,相信通過便利的交通,啟世機械的產品源源不斷發往世界各地,作為輪軌關系的合作伙伴,為全球軌道發展助力!
再來講個故事
在延綿無盡頭的鋼軌背后,是一群默默無聞的專業焊接人,他們將熱情、責任獻給了焊接事業,與K系列焊軌機一起“托起”了國民安全的大任。
“軌堅強”的故事
生死時速10分鐘,1300個生命被挽救
寶成鐵路,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。2010年,寶成鐵路客運專線上,一輛K165旅客列車途經四川廣漢石亭江大橋時,大橋因夏季特大暴雨觸發垮塌,兩節客車車廂呈V字型懸在湍急的江面,搖搖欲墜。
所幸的是,兩條鐵軌牢牢托住車廂,生死時速下,給了乘客充足的逃生時間。十分鐘后,兩節車廂前后墜入江水中,而這對由K190焊軌機焊接出來的鋼軌,自始至終不曾斷開!
【石亭江事故現場圖片】
創造“神話”的長軌焊接基地
事件中,兩根鋼軌的焊接處打了標,記載著焊頭的信息,追根溯源得知“軌堅強”出自成都石板灘焊軌廠(現為四川成都鐵路局工務大機段焊軌基地),是一位外號“師爺“的焊接超人,用K190焊軌機帶領班組焊接出來的。
“焊接一根鋼軌,心系一車旅客。”該焊軌基地大門處,一根銀灰色大型鋼軌雕塑上印著這樣一句話。這里承擔著西南地區大部分的鋼軌焊接任務,運出的鋼軌,構成了京滬、京石、石武、成綿樂、貴廣、成渝等高鐵的堅實之基。
【石板灘焊軌基地現場】
師爺本名杜定林,四川人,退伍后于1981年進入鐵建行業,擁有“全路勞動模范
”等多項個人榮譽。幾十年軌道焊接一線的經驗,熟諳機器和技術的他,曾創造了一天300個焊接接口的超人數字。而目前正常進度下,固定焊軌機每天的焊接量穩定在50~60個。
年滿60歲的杜定林現已光榮退休,基地年輕一輩的焊軌工們,幾乎全是他的徒弟,在他的教導和影響下,繼承了精湛的焊接技術以及對焊軌機的鉆研精神。
【“師爺”在石板灘焊軌廠門前留影】
自成都焊軌廠在1989年引入首臺烏克蘭巴頓K190焊軌機開始,杜定林操作過K900、K1000還有K1100等各類型號的K系列巴頓焊軌機,為整個大西南的鐵路網絡建設,穩定高效輸出焊接長軌。
“烏克蘭的機器,好學好用,很好操作。”師爺回憶起這些年,啟世機械K系列焊軌機技術和部件得到不斷改良,“以前焊機修起來很麻煩!手動的配電柜,現在都改成自動了。液壓油缸、頂鍛油缸還有變壓器都很先進,修理起來特別方便。”
經歷過“軌堅強”事件后,師爺和他的同事們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的工作。平凡的焊接作業里添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,而這份責任,由同樣可靠的K系列焊軌機和他們一起承擔。